作為我國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權威例行公文,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在溫家寶總理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所做的報告中,電力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和關系國計民生的公用服務事業,在報告有關結構調整、改革、農村問題、新能源等多個部分被提及。
關鍵詞一:智能電網 溫家寶總理在報告中說,大力開發低碳技術,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智能電網建設。這是智能電網建設問題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表明由我國電力企業率先倡導和實施的智能電網建設規劃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并從企業行為上升為國家戰略。 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先后提出智能電網發展計劃。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分三階段逐步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到2020年全面建成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建設智能電網是推動我國低碳發展的重要載體,是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和能源可持續發展。智能電網建設進入政府工作報告,意味著該項發展計劃有可能列入國家能源戰略和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并在相關法律、財稅政策、資金和電價等方面有可能獲得國家政策的支持。 關鍵詞二:農網改造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啟動新一輪農網改造列為今年要重點抓好的一項工作。繼進入2010年中央1號文件后,“新一輪農網改造”在報告中被再次強調,顯示出了我國政府對農網改造這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重視和關注,以及徹底提升農網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的決心。 自1998年上一輪大規模農網改造以來,我國農村電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隨著我國農村用電需求的快速增長,農村電網基礎薄弱、建設滯后的問題仍然突出,部分地區受資金規模限制,改造面低,改造標準不高。當前,我國電網企業應把握機遇,按照國家部署,抓緊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完成農網投資計劃,不斷提高新農村電氣化創建水平,推進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解決農民生產生活用電,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根據規劃,國網公司系統2009~2011年農村電網改造共需投入3200億元。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預算中,已經明確將拿出120多億元資金用于新一輪農網改造。對比上一輪大規模農網改造工程國家共投入2100多億元,這些資金相對于全國農網龐大的改造工程仍顯不足,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投融資機制成為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的關鍵。
關鍵詞三:電價改革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深化資源性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是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并指出,要擴大用電大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推行居民用電用水階梯價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發電定價和費用分攤機制。
去年,我國在大用戶直接交易上完成了破冰之舉,我國電價改革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試點的成功,有效地增加了電力用戶的選擇權,有利于打破壟斷,促進競爭,提高效率;直接交易輸配電價確定后,還能為市場提供明確的位置信號,有利于大用戶和發電企業對價格信號作出響應,增加價格杠桿對市場供求的引導作用。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寫入要擴大交易試點,必將進一步推進我國電價改革進程。
從報告中要求開展階梯電價試點、健全可再生能源發電定價和費用分攤機制看,培養公眾節能意識和節能觀念,將是今年國家引導公眾能源消費觀念更趨合理的重要抓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