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推智能小區建設,貴州省科技廳通過攻關計劃引導貴州大學與貴州電網公司貴陽供電局通過產學研合作模式,聯合開展“小區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攻關,通過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技術與輔助決策技術,利用光纖通信、智能電表,實現了智能供電小區用電戶的電能自動采集,預付費管理與遠程付費管理與遠程停復電,智能供電小區用戶可以通過用電互動平臺及時查詢用電信息,方便、快捷地繳納電費。通過分析互補路燈的自發電時段和電量等特征數據,利用鋰電池儲能與光伏發電電源構建了分布式供電系統,實現了用戶供電模式的自治切換和調整,建立了風能與光伏混合分布式電網模型,并對其在并網和孤島兩種模式中的運行特性進行了分析,不但保證了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利用率,而且維持了電壓和頻率的穩定。
為了體現智能小區綠色環保的理念,項目還建立了電動汽車里程、電池狀態數據在線監測和遠程傳輸平臺,制訂了電動汽車充電時間和數量控制的實施方案,并提出了一種快速充電儲能緩沖系統的控制策略。
項目實施期間,申請專利10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取得軟件著作權2項;制定企業標準2項。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實現了供電部門與用戶進行能量流、信息流、業務流的友好互動,提升了客戶用電服務的質量,具有行業先進示范性。同時,光伏發電、風光互補路燈和電動汽車的接入,使得電力用戶兼有用電和售電雙重屬性,促進了清潔能源開發,實現了替代減排效益,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從長遠看項目研究成果將隨著智能小區建設的不斷開展而產生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